请输入
菜单

632649 | 慈善组织工作人员薪资待遇如何确定?

提问解答

提问编号 632649
提问时间 2024-08-15 16:00:00
提问类型 会员免费问答,财务问题
问       题  慈善组织工作人员薪资待遇如何确定?
解       答

        根据民政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社会组织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慈善组织有权合理确定薪酬标准。下面我们谈谈慈善组织工作人员薪资待遇确定的具体办法。

       1 薪资构成

       《关于加强和改进社会组织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中规定:慈善组织工作人员的薪资由基础工资、绩效工资、津贴和补贴等部分构成。基础工资是从业人员年度或月度的基本收入,主要根据社会组织自身发展情况、所从事的业务领域和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综合确定绩效工资应与个人业绩紧密挂钩,科学评价不同岗位从业人员的贡献,合理拉开收入分配差距,切实做到收入能增能减和奖惩分明。津贴和补贴是社会组织为了补偿从业人员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而支付的辅助工资,以及为了保证从业人员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的生活补助费用。

       2 基础工资的确定

       慈善组织工作人员的基础工资,不应低于慈善组织所在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规定的最低工资。以最低工资为锚点,慈善组织根据非限定性净资产的积累情况和形成趋势,合理制定基本工资标准。

       虽然基础工资的制定虽然并没有法定标准可以参考,但是慈善组织应当注意:

       第一,基础工资不宜太高,尤其是已经执行项目制的慈善组织。要充分运用工资结构,加强综合用工成本的管理。

       第二,基础工资的制定要量力而行,在保证高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基础上,要以确保能够定时、足额发放为条件。

       第三,基础工资一般采用梯度制,梯度与岗位、级别、年资等挂钩,同时需要制定本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办法》,相关梯度需要纳入办法并且保证稳定实施。

       3 绩效工资的确定

       对于已经实施项目制的慈善组织而言,绩效工资较为容易确定,一般采用岗位绩效的方式进行确定,即:工作人员服务哪个项目,哪个项目预算中的人力资源成本就可以纳入绩效工资进行统筹。

       对于没有采用项目制的慈善组织,由于绩效部分不能以项目预算一一对应,所以绩效工资的确定应该格外谨慎,必须寻找到可量化、可核实的有力支撑点后再实施绩效工资制。

       慈善组织一般不设奖金。

       4 津贴与补贴的确定

       慈善组织发放的津贴,一般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制定,许多法定津贴是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慈善组织在发放前应该予以甄别。

       慈善组织的补贴发放自行确定,最经常发放的补贴是差旅补贴,这类补贴在发放时应当与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合并,依法代扣预缴个人所得税。

       5 工资总额限制

       对于需要申请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慈善组织,应注意“工作人员平均工资薪金水平不得超过税务登记所在地的地市级(含地市级)以上地区的同行业同类组织平均工资水平的两倍”的要求,避免因为工作人员薪资超标导致无法申请或被取消免税资格。

       6 工资会计核算的原则

       慈善组织工作人员的工资按照岗位性质不同分类核算,即:管理人员工资计入管理费用,项目(业务)人员工资计入业务活动成本,筹资人员工资计入筹资费用。

       对于一位工作人员兼顾数个岗位工作的情况,可以按照工作量法对其工资归属进行分割,分类计入。

       7 社会保险

       慈善组织应当为工作人员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社会保险单位缴纳部分是综合用工成本的组成部分。

答复专家 田箐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pfA014rh4xoLxpVtta9tQ

所有提问解答均以解答时现行有效的法律、政策作为依据,由于前述依据可能发生改变,所有相关解答内容仅供参考,以现行法律政策为准。

上一个
WX0003 | 社会组织举办者缴付的开办资金如何会计核算?
下一个
WX0004 | 新慈善法框架下基金会对外开展公开募捐合作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最近修改: 2024-08-17